人民网
人民网>>5G

当乐亭大鼓遇上网络直播

李如意
2020年05月22日08:16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当乐亭大鼓遇上网络直播

初夏的乐亭比北京凉爽些。乐亭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张近平领办的清平书社栖身于唐山市乐亭县县城东部一条小巷里。小巷里回荡着一缕恬静悠扬的弦音,伴着婉转的唱段,引导着笔者一行。书社内,正对大门的是一方古色古香的舞台,张近平正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表演着乐亭大鼓名段《杨八姐游春》。 

1979年,张近平正式入行。41年间,张近平从一名年轻艺人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疫情防控期间,咱们书社一直通过网络直播为观众表演乐亭大鼓。”张近平衣着简朴,声音厚实爽朗,洋溢着和善的笑容。

清平书社由张近平创办于2016年,选址在居民小区较为密集的区域。“想让居民在家门口听到乐亭大鼓。”谈到创办书社的初衷,张近平告诉笔者,乐亭大鼓在乐亭有着170余年的传承历史,喜好者众多,但能现场听大鼓书的地方却不多,“观众是咱们乐亭大鼓能延绵的土壤。”

年近七旬的张志忠是乐亭大鼓的忠实拥趸,每天到书社听大鼓是他的“必修课”。疫情期间,老人家没法到现场听乐亭大鼓,每天心里空落落的,“听不到大鼓书,吃饭都不香。”在笔者与张志忠通电话时,老人诉起了“苦”。张近平开通网络直播后,张志忠特意要求家人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每天等着开播。

“网络直播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听大鼓书。”张近平介绍说,来书社听书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网络直播更适合年轻人的“胃口”,“直播时,感受不到观众的反馈,表演起来心里没底。”起初开始网络直播,只是应一时之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近平对网络直播更加得心应手,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十几人增长到几百人,粉丝量也接近了两万,他打定主意要把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延续下去,“书社唱给左邻右舍的人听,网络直播能唱给全县甚至全国的人听。”

据介绍,张近平每周都会在书社演出4、5场,每年还会参加乐亭组织举办的传统文化巡演等一系列文化传播、传承活动,“一年演出300场以上。”张近平言语间透着自豪。

清平书社的三楼是张近平授业的地方,东西两侧墙上,悬挂着乐亭大鼓历代艺人的照片。“乐亭大鼓无论唱、弹,都是‘水磨石’的功夫。”张近平说,新艺人的进步需要老艺人一口一口地“喂”,每一段大鼓书的唱词、腔调、节奏、韵味都需要前辈艺人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反复百次地去浇灌给新人。

为了延续乐亭大鼓的传承,张近平在表演之余,几乎将所有精力用在了乐亭大鼓的传承发展上。“下月咱乐亭小学开学之后,我可能会更忙。”张近平担任着乐亭第五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教学任务,他认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是播撒“种子”,“传统文化就要从小抓起,才能在心里扎根。”在筹备着校本课程教学的同时,张近平还在为疫情之后的一系列传承工作做着准备。“咱们乐亭大鼓早就走出乐亭了。”张近平告诉笔者,他会经常应邀到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北京等高校去展示、交流乐亭大鼓艺术。传播范围越广泛,艺术生命力就越强。张近平也深感自己对乐亭大鼓的传承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责编:易潇、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